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两周荷兰媒体最热的话题之一,是荷兰表演比赛节目中几位评委对中国选手汪潇的讽刺性调侃。他们的评论被认为带有种族歧视的意味,节目的视频因而引起了全球媒体和网民的关注, 引发了广泛争议。在荷兰就读博士的汪潇演唱意大利古典歌剧之后,三个评委对他的评价都涉及到了大量的关于华人的 刻板印象。比如,经济学及商学博士汪潇很像 “科学家”或“中餐馆服务员”,然后评委戈登又称汪潇非常不错的表现令人“惊喜(Surprise)”,并故意重复“Surplise,” 以此暗示中国人发不出R的音。类似的笑话有好几个。

  跟美国喜剧明星吉米•基梅尔最近引发争议的辱华言论相同,这类事件总使很多人感到生气、伤感和遗憾。然而,它引发公共辩论的同时也会使一些很少谈及的话题得到更多关注.仅就此场辩论而言,我意识到了一些我国自我形象上的盲点。很多荷兰人都爱强调荷兰具有非常包容的传统习惯。不过什么是包容? “传统”具体是什么意思?

  首先,讨论此事的荷兰媒体中有批评戈登的,也有认为他没犯什么错的。后者主要是考虑到荷兰的媒体与社会环境——无论是什么样的玩笑,言论自由是最重要的。戈登因为他的直接、尖锐的说话方式而著名。无论是什么种族的选手,他都会拿他们最为突出的特点开玩笑,对汪潇的评论不算例外。像戈登这样的人并没有种族主义的想法, 他看到汪潇联想到的事情大概也就是这一些,只是视野比较狭隘。我同意这个看法。有一位中国网民总结的很好:“戈登的表情没有任何轻蔑的神色,只是很不会开玩笑而已.”

  总跟一些西方媒体极为负面的关注来比,中国媒体关于荷兰达人秀的报道大多很可观,甚至强调大部分荷兰媒体是批评戈登的言辞。从此可以看出在这一点上,不同国家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我发现来自大陆的朋友并没有觉得戈登的评论很过分。在中国电视节目上也会有一些较为直接甚至“残酷”的评论,而且无论是不同社群还是国籍,因为你的表现而受到不同待遇的情况非常普遍。 非白人的外国人也需要克服大量的关于他们“属有的”种族的刻板印象。然而在美国,虽然系统性种族歧视仍然存在,不过因为历史原因,所以公开讨论的空间反而更小。荷兰达人秀也有一位评委是美国人,他听完戈登对汪潇的评价非常震惊,跟戈登说了一句:“你不能这样跟人说!太不行了.”

  此场言论到来的时间比较特殊, 这几周也正好发生过另外一个关于种族歧视的舆论危机。荷兰每年12月份会过叫做Sinterklaas的传统节日。节日的“形式”类似于美国的圣诞节,不过这个荷兰版本里面,送礼物的老人还有“小黑人”到处跑来跑去来帮他(其实这些“黑人”一般都是涂成黑色的荷兰白人)。有一些人因为反对这个非常奇怪的传统而游行示威,导致甚至联合国都要决定对这个节日是否具有“歧视性”而展开调查研究。大部分荷兰人却坚持觉得目前的过节方式不用改变, 他们认为这只是一个传统而已。

  然而,也许需要以更为批评性的眼光看待这些事件。难道因为某一件事情是传统,我们就没法反省其好坏吗?其实,荷兰的包容一直以来更是让少数民族在荷兰生活,而不是将其纳入到本地主流社会里面。就言论自由而言,在真正的言论自由环境里,每一个人应该都有同样的发言权。不过在不同社群之间权利关系不平等的条件下,恐怕情况就没有那么理想。“达人秀案件”的好在于它被迫荷兰人考虑这些话题。就像所有的国家那样,荷兰也有相对边缘化的、一般听不到声音的社群。因为荷兰人觉得自己在文化包容上作得不错,所以种族歧视在某种程度上也变成一个禁忌。目前突然有许多亚裔背景的荷兰人发出他们的声音来,从他们的角度来谈荷兰的包容。

  有一位荷兰华人称: “因为父母从小教过我怎么作低调的好市民,所以我从来没有公开说过大家所开的关于华人的玩笑对我的负面影响。因为跟其他比如来自中东居住荷兰的少数民族不一样,我们华人是所谓“模范少数民族”(model minority),总是不惹麻烦、生活安静祥和 。因此我们从不会谈到这个话题.” 有一位来自俄罗斯的朋友跟我说她也一直觉得荷兰人对自己的所谓“说话直接的传统”并不仅仅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她天天需要面对的关于俄罗斯的偏见(“你是作妓女吗?你很爱喝酒吧”等 )使她很烦恼。作为非“主流”的荷兰人,“做自己”的空间居然比较小。看来“玩笑”也是有代价的。

  除了难得听到的华人声音之外,也许此场讨论也能进一步引发荷兰人对于像汪潇那样来留学的“新来的”华人移民的兴趣。虽然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和白领族越来越多,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从语言障碍到没有时间和各个民族形成“圈子”的问题),所以跨文化的交流还是比较有限。戈登完全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不开中餐馆的华人. 然而,像一位中国朋友提醒我的那样:“既然我们都在这里,所以我们应该尽量互相了解。每个人都能迈出第一步”。一旦有个人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开真正好笑的,谁都能享受的玩笑。也许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新的传统,那就是互相多讲述自己和听他人的故事。

话题:



0

推荐

施云涵

施云涵

2篇文章 10年前更新

施云涵出生于荷兰,现年25岁。她在美国取得哲学与英美文学的本科学位,后在荷兰莱顿大学取得亚洲系的硕士学位。期间,她也曾赴多次赴中国、英国进行交流访问,并曾先后在欧盟驻华代表团、荷兰外交部等机构担任实习生。她目前的职业是自由撰稿人,主要从事写作和翻译工作。 她的研究兴趣颇为广泛,最近写过的话题包括荷兰奶粉事件,中国公司在欧洲之经验,欧盟的未来,中非关系,以及性别、法律的发展等。其关于中国高铁的研究,获得“2013年荷兰全国亚洲研究”奖。她希望通过这种在中欧两地旅居的生活,进一步了解两个不同的社会,并将这些经历写成文字,在写作中进行不同文化间的对照和沟通。

文章
  • 个人分类
全部文章 2篇
  • 文章归档
2014年 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