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一位朋友在Twitter上给我转发了人民日报网看到的一篇文章。文章关于“汉语影响力”在国际舞台上的增强。作者列举了一堆来自汉语的所谓英文词汇,如'guanxi,' 'geilivable'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有一位北外的教师分析此现象称:“文明程度越高、社会越发达、对其他语言社团成员吸引力越强的语言,往往影响力更大更深:如罗马时代的拉丁语、秦汉之际的汉语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英语。”我的朋友加了一个“哈哈,是吗?”我和她的看法一样:英语与中文对其他语言的影响力暂时还无法相提并论。原因如下。

不可否认,中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公众的视线之内。尤其是最近两三年,中国时事备受瞩目。我的荷兰的主流媒体现在天天都会报道中国的各种发展情况,从三中全会到农民工户口问题。中国受到的关注远远高于印度、巴西等其他新兴国家。 对华兴趣的增长主要是一个正面的趋势。中国与欧洲在互相了解的路上毕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与中国有关的媒体报道的增多并不意味着目前欧洲各国的人民除了天天使用自己母语掺入的英文脏话与'What's up?'之外也在使用“干吗”或“给力”。如果我跟朋友说昨天的排队真'geilivable,'大家的反应一定会呆呆的。除了念过中文的同学,也不会有人知道“关系”是什么意思。

当然,外国媒体的报道当中的确偶尔会出现中文拼音。但是其主要目的大多在于给会看懂中文的读者参考。其他读者只会粗略一看。此外,中英两种语言都精通的人经常会混用两种语言开玩笑。随着中西两个方向上人们交流的增多,这样的玩笑会越来越好玩。这是好事。 

然而,中国高层领导目前所追求的“软实力”尚未实现。我认为中国的流行文化恰恰是现在的交流所缺乏的一个方面。基础是打好了——大部分欧洲人都听说过薄熙来案件以及社会媒体在当代中国扮演的角色。作为一位曾在中国生活过的荷兰人,荷兰老百姓对中国的了解经常使我感到吃惊。比如,几天前我的一些同事在讨论某个网站的留言功能。他们在考虑网上论坛是否需要规则。一位开玩笑说:“他们应该中国式些”。意思是:最好不要让观众知道具体规则是什么,那样的话大家都会留言很谨慎。看来他对中国的网络审查制度已经了解得比较深刻。 

不过荷兰人一般没有听说过最近几年在中国流行的电视结节目、韩剧、网路流行语等。他们大概没有喜欢的中国当代艺术家(除了艾未未之外),不知道中国人周末爱玩什么,也不知道在中国的书店里面可以免费看书。(而美国关于中国流行文化的媒体报道远远多于欧洲。) 

中国人最正常与最日常的事情对外国公众则最为神秘。原因一部分可以追溯到语言的不同。在荷兰有一本标题是“中国人怎么发短信?”的畅销书。内容是讲解各种让荷兰人困惑的问题(不只是关于中国)。没有人解释这种问题,你就没有办法明白。 

如果《人民日报》提到的那些词语现在已经是外国人的家常便饭,那么外国人对中国当代文化的了解还真不错,但 恐怕这么说还为时过早。不过主要的前提都实现了。欧洲社会对中国的兴趣 是前所未有的,有国际经验的中国人也一天比一天多。中国人正在发现“西方”并不是一个国家,开始探索北美与欧洲的不同(亚)文化。西方人正在意识到中国人对他们来说长得都差不多并不意味着他们思想上也没有多元性;随着中国人外语水平的提高,他们看不懂中文在跨文化沟通上也越来越不构成障碍了。

 

在此过程当中,彼此都可以得到很多的好处。就我而言,我对可以跟亲戚朋友用像"麻烦"与“差不多”之类的非常管用的中文词汇的那一天的到来有点迫不及待《人民日报》那篇文章只是有点早,我们长期的缘分更要靠我们来实现。我们拭目以待。

话题:



0

推荐

施云涵

施云涵

2篇文章 10年前更新

施云涵出生于荷兰,现年25岁。她在美国取得哲学与英美文学的本科学位,后在荷兰莱顿大学取得亚洲系的硕士学位。期间,她也曾赴多次赴中国、英国进行交流访问,并曾先后在欧盟驻华代表团、荷兰外交部等机构担任实习生。她目前的职业是自由撰稿人,主要从事写作和翻译工作。 她的研究兴趣颇为广泛,最近写过的话题包括荷兰奶粉事件,中国公司在欧洲之经验,欧盟的未来,中非关系,以及性别、法律的发展等。其关于中国高铁的研究,获得“2013年荷兰全国亚洲研究”奖。她希望通过这种在中欧两地旅居的生活,进一步了解两个不同的社会,并将这些经历写成文字,在写作中进行不同文化间的对照和沟通。

文章
  • 个人分类
全部文章 2篇
  • 文章归档
2014年 2篇